藍天行動
首頁 > 企業社會責任 > 三大旗艦項目 > 藍天行動
企業社會責任
產品查詢
請輸入要查詢的產品名稱

0431-84158222

0431-84155885

藍天行動

綠色工廠(降耗減排,踐行可持續發展觀)

1、綠色工廠的概念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工業發展經歷了數次變革,工廠生產模式由單一手工生產、大規模機械生產、自動化生產、信息化生產和智能化生產等不同階段。在我國改革開放后,與工業化進程相伴而生的就是環境問題和能源問題。國家宏觀調控方向也逐漸由單一的經濟調節向環境保護和修復進行轉變,國家近期的多項強制環保要求,體現國家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決心和措施已經毋庸置疑。

在現代化工廠轉型過程中,為實現國家在環境保護和能源管理的要求,越來越多的工業企業引入了“綠色工廠”概念,同時,創建綠色工廠是《中國制造2025》提出的戰略性任務,國家有關部門正在組織推動綠色工廠創建,加快技術創新和產用合作,推動重點標準制修訂,引導技術服務與評價等市場化機制建立。預計到2020年,全國將建立千家綠色示范工廠。

“綠色工廠”的設計概念是通過科學的整體設計,集成生態景觀、自然通風、自然采光、再生能源、再生資源、超低能耗、智能控制、舒適環境、人機工程等常規及高新技術,結合當地自然環境、建設規劃合理、工藝先進、物流優化、資源利用高效循環、節能措施綜合有效、建筑環境健康舒適、具有企業特質及時代先進性的工廠。

2、創建綠色工廠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綠色工廠能夠創造的經濟效益

綠色工廠的新型能源管理模式在原材料控制和能源消耗等方面的具體管理措施,可以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尤其是綠色工廠的生態設計理念,要求對現有的產品進行節能化設計,通過優化產品內部結構,減少原材料需求量,降低產品加工過程中的能源損耗。

2016年,我公司總計耗電1148652度,折算人民幣1028794.13元;耗煤約120噸,折算人民幣約510000元;金屬耗材合計人民29010597.64元。若能實施綠色工廠建設方案,在能源管理和原材料消耗方面,將以每年度10%的降本目標進行管理,預計在未來三年內,將為公司帶來十分可觀的經濟效益。

(二)綠色工廠能夠創造的社會效益

從經濟學范疇來看,社會經濟是全社會的所有獨立的經濟個體組合而成,任何一個經濟體的經濟行為都將影響其他經濟體。綠色工廠在建設、運行和維護的過程中,對廠區的所有材料都執行綠色化管理、低能耗管理和零排放管理,能夠有效促進綠色工業品行業的發展,優化國家經濟結構,促使高能耗、高污染產品逐步退出市場。

綠色工廠的新型能源管理模式能夠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通過碳足跡管理進一步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綠色工廠的清潔生產模式將大幅度轉變工廠的能源消耗,由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從而改變城市空氣質量,減少PM2.5的排放量。

從長期效果來看,綠色工廠在環境保護、節能減耗、溫室效應等方面,能夠帶來極大的社會效益,體現企業的社會屬性,創造社會價值。

3、我公司建設綠色工廠的SWOT分析

綜合分析,我公司創建綠色工廠所面臨的外部機會與威脅和內部的優勢與劣勢,現階段推行綠色工廠符合公司的整體戰略發展規劃,實現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所應當承擔社會責任,同時能夠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創造經濟價值。

4、建設綠色工廠的具體實施方法

1、建設能源管理中心

(1)合理設計能源管理中心的組織架構
對能源管理中心進行科學化的組織結構設定,確保能夠實現對能源進行集中管控,以逐步降低能耗為管理目標、以優化人員配置和崗位分工為管理手段、以監督和檢查能源消耗為管理導向,創建結構最優的能源管理中心。
(2)賦予能源管理中心必要的崗位權責獨立性
為確保能源管理中心的各項管理措施能夠有效執行,對能源管理中心的崗位職責賦予必要的獨立性,以保證在工作過程中,可以全面管理公司的各部門的能耗,同時能搞保證綠色概念深入至公司的各個部門。
(3)編制能源管理制度
由能源管理中心編訂工廠的各項能源管理制度,制度將以綠色概念為導向,與人力資源部共同設計能源管理績效方案,將能源管理達標情況導入公司的經營業績考核中,并將該指標的達成情況與公司所有人員的績效薪酬相關聯,實現全員參與綠色工廠建設的目的。

2、創建中高層管理人員目標責任制

(1)高層管理人員協助能源管理中心
為實現能源管理中心的管理職責,高層管理人員的年度責任制中將加入能源管理中心服務指標,即在內部運營層面為能源管理中心增設獨立的考核主體,可以由能源管理人員對高層管理人員進行年度評價,重點評價能源管理中心安排的各項工作是否按時完成。
(2)組織中層管理人員執行情況匯報例會
能源管理中心有權利定期組織中層管理人員集中例會,公布中層管理人員的能源管理措施執行情況。能源管理中心負責人可以直接布置中層管理人員與能源管理相關的任何工作,對于工作完成情況,將直接與高層管理人員的績效考核項關聯。

3、確立能源管理激勵措施及制度

(1)能耗管理細分至各部門的日常管理
能源管理中心通過技術手段對各部門進行能耗分區管理并對各部門設定能耗管理目標,并制定達標激勵措施。對于能夠達到能耗指標的部門給予獎勵,對于未達標部門進行能耗分析,尋找未達標原因,若為部門管理及人為因素,則對部門負責人及員工給予處罰。
(2)建立能源管理合理化建議制度
能源管理中心編制針對能耗管控的合理化建議管理制度,發動全廠員工積極參與,對能耗管理群策群力,廣泛征集建議,對于合理的、切實可行的、能夠進行降本減耗的建議,將對建議人給予一定的獎勵

4、綠色工廠建設目標

(一)綠色工廠建設的短期目標 用一年的時間將通過技術手段推進節能降耗初步建成綠色工廠,在未來6-12月內,完成上述具體實施辦法中的第一模塊和第三模塊。 (二)綠色工廠建設的中長期目標 在綠色工廠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后,以管理手段,將綠色理念融入工廠日常管理和運營中,培養員工的綠色理念,讓綠色工廠由實體建筑轉變為理念,實現所有產品的綠色化設計,促進員工踐行綠色生活。 (三)綠色工廠建設減排目標 在綠色工廠各項績效指標中,對于可變指標中的單位產品主要原材料消耗量、單位產品主要污染物產生量、單位產品廢氣產生量、單位產品廢水產生量單位產品綜合能耗、單位產品碳排放量,以每年5%的減少量作為管理目標;對于可變指標中的單位用地面積產值、廢水處理回用率、工業固體費用綜合利用率,以每年5%的增加量作為管理目標。

清潔能源(建設光伏電站,使用清潔能源)

1、引進新的能源利用技術

(1)建設光伏發電站及智能微電網
以公司的三期新建廠房作為試點,引入光伏發電設備,在廠房頂部南面大范圍、高密度鋪設太陽能光伏電板,建立并網光伏發電系統,以實現電力自給自足為主要目標,多余發電量用于輸送至國家電網線路,實現電能外售。同時,建設光伏發電站二期項目進行規劃和可行性研究調查。
在公司內部建設智能微電網,實現對不同用電區域進行分類管理,充分利用公司獨立的光伏發電站,對生產廠區進行用電智能監控。通過用能設備的數據收集、分析,制定更合理的設備組合使用方法。 (2)對燃煤鍋爐進行改造
取消原有的燃煤鍋爐供熱方式,引入燃氣供熱方式,對所有廠區進行分區管理,實現全面覆蓋。對新的燃氣鍋爐實施節能改造,提高燃氣爐的效能,減少熱能損失。在二期改造過程中,假設燃氣爐的余熱利用裝置,進一步提升效能,減少損耗。
(3)工廠所有燃油車輛更改為新能源車輛
在生產運輸設備上,將原有的然后叉車全部替換為電動叉車,原有的燃油起重設備更改為電動起重設備,或者使用能夠實現替代的其他非燃油設備,通過改進加工方式實現燃油設備的可替換目標。

2、改進水資源的利用技術

(1)采用新的節水設備及新型材料
選用節能節水設備和產品,采用節水型衛生 器具,減少供水量,同時也減少供水能耗。工廠供水與排水管網是安裝工程中材料用量比較大的一個項目,通過運用技術成熟、可靠的新材 料、新技術代替傳統的材料與技術,可起到節材、節 能,減少后期維護,降低成本的目的。
(2)對工廠排水系統進行二次優化
對排水主干管采用鋼帶增強PE螺旋波紋管,管道材質為抗腐蝕PE材料的柔性材料,受到外部沖擊力時,恢復原形性能優越,地基沉降情況下也不易破裂,具有較強的抗老化性,減少資源浪費,不會污染環境。

3、進行資源回收與再利用

(1)余能回收再利用
對燃氣鍋爐在未來進行二次改造,增加余能回收設備,進一步提高燃氣爐的使用效率和經濟價值;對光伏發電站發出的電量的未消耗部分,并網輸送至國家電網,提高能源的回收和利用效率。
(2)原材料回收再利用
通過對產品結構進行優化改進,在提升材料整體利用率的同時,將剩余材料進行回收,通過二次產品設計和制造工藝優化,對剩余材料進行再利用,從進一步提升原材料的利用率,降低損耗,實現綠色生產

4、在產品設計中引入生態理念

(1)對現有產品進行“瘦身”
對現有產品序列中的智能型氣體絕緣環網柜進行結構更改,對負荷開關柜進行產品瘦身,通過優化結構,減少304不銹鋼和銅排的材料使用量,同時,減少了加工過程中的能源消耗,以更少的材料、更低的能源消耗,制造性能更優越的產品。
(2)通過產品升級替換溫室氣體
組建研發團隊基于現有的產品平臺,開發新型產品,新產品以綠色和環保為主要設計理念,在結構上,減少高能耗原材料的使用,以清潔材料和環保材料代替,同時,以空氣替換原有產品序列中使用的六氟化硫氣體,開發“0氟”產品投放市場。

5、降低能源和資源的投入量

(1)提高用能設備的綜合產能
對現有的用能設備進行能耗分析后,委托外部機構聯合設備廠家,提供設備能耗改進措施,提高設備的運營穩定性并降低設備使用過程中的能量損耗。在工廠內部,由設備管理部聯合產品設計工程師、工藝工程師、設備使用人員,共同編制設備綜合產能提升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單位產品的設備能耗值。
(2)對廠內的用電設施進行優化改良
由設備管理部對工廠的用電設施及變電設施進行改良和優化,在變電設施上,通過與當地供電公司協調,對現有箱式變電站進行改良,提高變電站的運行效率,降低高壓電在轉變為工業用電過程中的能量損耗。
設備管理部對廠內的用電設施的能耗進行集中管理,優化廠內的用電設施和照明系統,對廠內的光源進行能耗控制,實現無人狀態下自動關停,對光源進行再規劃,實現照明最優狀態,杜絕過度照明和照明不足。
(3)增加污水處理和水再循環系統
現階段公司的生活用水由經濟開發區進行集中管理,統一處置,對于水資源的使用率過低,尤其是我公司的污水全部為生活用水,而匯入開發區污水處理系統后全部按照工業廢水處理,一定程度上造成浪費。下一階段,將由設備管理部組織進行對廠內執行“污水處理和再循環系統”進行可行性調研,若調研經過經過論證切實可行,公司在未來三年內將逐步增設污水處理和再循環系統,最大限度提升水資源的利用率。

環保出行(宣傳環保知識,號召全體員工綠色出行)

1、將綠色文化移入企業文化

(1)開展多種多樣的綠色文化活動
在企業原有的企業文化管理中,添加綠色理念,營造綠色文化,以多種形式宣傳綠色管理,將節能降耗、減少污水和廢氣排放、降低環境負擔等綠色理念作為宣傳主題,讓員工在工廠內能夠自覺減少能源和資源浪費,在廠外能夠主動踐行綠色行動,實現綠色出行,主動向身邊的人宣傳綠色文化。
(2)對綠色文化進行專題培訓
編制以綠色文化為主題的培訓教材,形成一系列的專題培訓課程,包括文化、科技、生態、發展等系列主題,對公司全體員工、尤其是新員工進行培訓,并組織員工進行專題討論,形成以綠色文化為理念的企業活動氛圍。

2、引入信息化系統實現無紙化辦公

(1)對辦公紙張進行二次應用
綜合管理部編制紙張管理制度,明確辦公紙張的使用辦法,根據不同的辦公需求使用不同的紙張,對于內部流轉的工作,禁止使用新紙張,優先應用二手紙張,對紙張進行合理利用,減少紙張消耗。
(2)開發信息管理系統減少紙張應用
應用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將工廠的日常辦公所需在各部門間傳遞的信息進行系統集成管理,對于技術圖紙進行數字化管理,直接傳送至生產中斷設備,實現無紙化管理。在辦公系統,除對外公函外,在公司內部全部使用信息管理系統,進行信息傳遞,最大限度減少資源浪費,實現清潔、綠色辦公。

3、廠區內部綠色區域規劃

(1)廠內布置共享單車
工廠各廠房間因距離較遠,需增設電動車,方便各車間及辦公人員往來。在本方案中,改變原有的電動車方案,以共享單車替代電動車,減少電能消耗。各辦公區及車間統一設置共享單車停放區域,便于管理和使用。
(2)提升綠色植被覆蓋率
在工廠建設中,原規劃20%的面積應用于綠色植被種植。通過綠色工廠建設,在未來三年將大幅度提升廠區內的綠化面積,最大限度減少廠內物流運輸道路面積,合理規劃廠內交通,在不影響生產效率的前提下,提升綠色植被覆蓋率。

4、對室內進行綠化管理

(1)使用新型環保室內裝修材料
在三期廠區建設中,全部使用新型環保材料作為室內裝修材料,并有計劃地對已建設完成的二期廠房和一期廠房逐步替換原有裝修材料,在廠房維護和維修時,嚴格按照國家環保要求和綠色工廠實施方案要求進行室內裝修材料選材。
(2)增設室內綠色植被營造綠色環境
對現有辦公區域進行合理規劃,增加室內綠色植被的覆蓋率,營造更加綠色的辦公環境,以生態手段凈化室內空氣,廠區公共區域大范圍的增加綠色植被,通過增加綠色植被,改善員工的工作環境。

5、多手段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1)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通過對物流車輛及通道進行優化和管理,減少物流車輛在廠內的運輸半徑,減少尾氣排放量,通過新的工藝布局改變物流線路,再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可以有效減少廠內物流運輸成本和能源損耗。
(2)減少含氟氣體的排放
在未來三年內,對公司的空調系統進行重新規劃,北方因氣候因素,并不需要空調設施,僅對必要房間布置空調,其余辦公室減少無必要的空調設備。